商舖大致分為街舖、商場舖及樓上舖。雖然網上商店大行其道,入場門檻又相對較低,但開設實體舖可增加與客戶的接觸,客人可以見到貨品實物,有助提高對品牌的信心,建立良好品牌形象,所以亦有不少網店發展到一定規模後考慮開實體舖。然而,開舖支出一闊三大,租金、裝修、保安及牌照等,難免讓人卻步。以下為大家分別看看不同類型π舖位的特點。
街舖(地舖)的租金會以地段來作區分,如尖沙咀、旺角、中環、銅鑼灣等屬於鬧市購物核心區,租金相對較貴。民生區如灣仔、佐敦、土瓜灣的二線街舖租金則較便宜。租舖時需要注意附近店舖的類別,例如尖沙咀廣東道主要是高檔次品牌、旺角砵蘭街主要是建材舖、長沙灣長沙灣道主要是成衣批發。不同店舖群反映出不同的客戶群
舖面闊窄:門面闊一般都比門面窄好,在於有更大的舖面可增加宣傳及招聘位置,亦令客人感到大舖的信心。
柱位多少:有些舖位會有不少柱位,阻礙擺位及廚房設計,因此盡量尋找沒有柱位阻礙的舖位。
樓底高度:樓底夠高令觀感更開揚能夠做到「光猛、空氣流通、景觀開揚」效果,店舖樓底達到 3.2 -3.5米便合適。樓底高的舖位亦能減低舖內因客戶交談的嘈音。
舖面凹入:有些舖面會向舖內凹入,指的是店舖的舖面會相對旁邊的舖凹入,被旁邊的舖阻擋視線,這些舖的「能見度」較低,舖前招牌往往亦被阻撞,令店舖的宣傳效果降低。
閣樓:閣樓有分自建閣樓及原則閣樓,主要分別是自建閣沒有獲得屋宇署批准,會導致出牌困難。原則閣是指該閣樓獲得屋宇署批准,是合法的構築物。
租金
租金通常是「兩按一上」,宜先了解市場租金,例如有些旺區街舖出現大量「吉舖」的原因,是業主因投資考慮而寧可丟空單位也不願意大幅減租招徠,還是因為附近將有或正有厭惡性工程進行中。
位置
例如是否在轉角位、近垃圾站,又或近港鐵站、大型屋苑、食肆等。亦宜留意附近有沒有同類業務的大型競爭者。
業主背景
如果不是租用由發展商持有的大型商場,可以嘗試了解業主是短線炒家還是長線投資者。因炒家業主隨時終止租約,頻頻轉業主下,有機會被大幅加租。另外,亦要留意商場是賣散予小業主持有,還是由單一大業主持有,因前者只為收租,配套宣傳服務欠奉;而後者則易於管理,同時亦會為商場提供宣傳以增加人流,兩者大有分別。
人流種類
建議到心儀舖位附近稍作統計,觀察不同時段的人流多寡,看看人流的種類是否目標客源,例如賣精品手作,人流應以年青人為主,如見人流多是中、老年人,就未必適合在此開舖了。
洗手間
如果洗手間配套不足,單是想像都已經令人非常困擾。
免租期
傳統上,租客可向業主爭取「免租期」,以便在租約生效前免租進行大裝修或申請牌照等。
單位許可用途
單位未必符合各行各業,例如飲食業要有來水設備、廁所及電力負荷等。
四出尋覓後,終於揀到心水舖位,來到簽約一關。簽租約前記得了解合約內容,千萬不要因為朋友介紹、經紀遊說、業主友善等原因,草草一眼就大筆一揮。租約內容應包含以下項目:
租金是否為固定金額,還是按營業額某百分比計算
除了差餉、冷氣及管理費之外,還有沒有其他雜費
使用租賃物業時,有何用途或間隔改動的限制
是否有權享用共用設施
單位可否分租出去
租約年期是否足夠讓你賺回投資成本
租金在租約期內可否調整,以及如何釐定租金的變更
租約是否有續租條文?租客如何行使續租權?
有否提早解除租約的條款?
維修物業的責任誰屬
宜聘用自己的律師
租舖時最好聘用代表自己利益的律師,因每個業主要求不同,合約內容不一,有律師幫忙就可以將對業主提出的特別要求及註明的條款加入合約內。 如經地產代理租舖,一般代理都會代辦律師事宜。
不打釐印避付印花稅,既違法,對自己亦無保障,因為此舉等同放棄將來的權利。若日後雙方就租約有爭拗時,未經打釐印的租約不被法律承認,或不可作呈堂之用,如不幸遇上立心不良的業主,只會淪為口同鼻拗。
小本生意很多時會是獨資經營或合夥經營,簽約時會以個人名義租用舖位,優點是直接方便,但亦有風險,就是一旦有客人在舖內跌倒受傷,第三者保險的保障範圍不足以支付賠償時,個人名義承租者便要承擔全部責任。如以有限公司名義承租舖位,則可將賠償責任限制在公司資產內。另外,業主在放租予「公司約」的租客時,大多會要求對方找公司董事簽訂個人擔保,如日後出現問題時,也可向擔保人追討租金欠款。
毅誠飲食顧問擁有多年辦理食物牌照經驗。持有屋宇署及機電工程署牌照;能辦理簽發食牌時需要的專業證書: